外语爱好者论坛其他语言区日语学园 →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


  共有344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aoking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6554 积分:6379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4/21 7:31:53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12/16 19:40:35 [只看该作者]

摘要:本文以学生信息道德意识的培养为话题,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的娱乐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信息道德意识;正当娱乐;辨别信息;规范网络行为
  
  当代社会,互连网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然而,网络也像其他事物一样,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势必会有一些负面效应。特别是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信息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明确目的,正当娱乐
  计算机是一种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也是一种娱乐工具。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网上聊天、交友、网络游戏、网上恶作剧等的热衷。笔者所教的学生中就有提问:怎样用逻辑炸弹炸别人邮箱,怎样当黑客,怎样套别人密码的等等。虽然不能就此认为该学生品质恶劣,但至少说明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学生。诚然,提供娱乐是网络的功能之一,但教师要引导好学生正确对待利用网络的娱乐功能。以游戏而言,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人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同时,市面上的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小学生玩,比如《反恐精英》,学生们往往是为游戏中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思想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其中许多血腥、暴力的场面对学生是极其有害的。因此,我们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自己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
  另外,我们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学好计算机知识,才能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培养信息辨别能力。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络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
  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处理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中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教育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三、努力规范网络行为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操作计算机网络的机会较多,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上网时的“不正常”行为。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较高,他们私自携带软盘通过教学网络攻击教师机和服务器,造成教学网络的瘫痪,从而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还有的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工作和学习。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教育学生认识其潜在的危害性。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现在可能只是恶作剧,到别人的电脑里做一些破坏,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当黑客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做危害社会的事。对于上述行为,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增强网络法制意识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上网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回到顶部